【醫宗金鑑 刪補名醫方論 卷二 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 04】
治飲食傷胃,勞倦傷脾,脾胃一虛,陽氣下陷,陰火乘之,時值夏令,當從此治。
黃耆、蒼朮 泔浸,炒 甘草 炙 羌活 一兩 升麻 八錢 柴胡 兩半 黃連 酒炒,五錢 黃芩 炒 人參 七錢 石膏 少許,長夏微用,過時去之。
每服五錢,薑、棗煎服。
〔集註〕:
汪昂曰:李杲云,脾胃一傷,陽氣日損,脾胃之清氣下陷,濁陰之火得以上乘,是有秋冬而無春夏也。
惟以氣味薄之風藥,升發陽氣,佐以苦寒之品,瀉陰中火,則陰不病陽氣伸矣。
是方參、耆、朮、草,以補脾胃也。
佐羌活、升、柴,以助陽升;佐石膏、芩、連,以瀉陰火。
假令不能食而瘦,乃本病也。
右關脈緩弱,乃本脈也。
或本脈兼見弦脈,本脈兼見四肢滿、閉、淋、溲便難、轉筋一二證,此肝之脾胃病也,當加風藥以瀉肝木。
脈兼見洪大,證兼見肌熱、煩熱、面赤一二證,此心之脾胃病也,當加瀉心火之藥。
脈兼見浮濇,證兼見短氣、氣上、喘咳、痰盛、皮澀一二證,此肺之脾胃病也,當加瀉肺及補氣之藥。
脈兼見沉細,證兼見善欠、善恐一二證,此腎之脾胃病也,當加瀉腎水及瀉陰火之藥。
所以言此者,欲人知百病皆從脾胃而生,處方者當從此法加時令藥也。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com.wsky.ink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